所有簡單的東西其實都暗藏玄機,就像是游泳教練說的「你不要怕,潛下去就好」、健身教練說的「再一組而已,你可以的!」、女友說的「隨便!」、網路上說的「一天25分鐘讓你瘦」,那些通通都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,往往做了才悔不當初,心裡暗自埋怨「你剛怎麼不講清楚!!!!」
食譜其實也是這樣的,有很多看似簡單的步驟,其實裡面都有小小的注意事項,但食譜書寫者預設大家都有基本的烹飪或烘焙常識,所以很多地方是沒有寫的。加上烘焙是很科學的,很多時候往往就是錯那一個步驟,或是什麼材料多了一點,什麼時間少了一點,就整組害了了。
這次要說的主角就是「檸檬蛋糕 Lemon drizzle cake」:
不是我要裝潮寫英文,是我這次又找了外國的食譜(對我就是喜歡這種給自己找麻煩的人),原文食譜參考MariasMenu,作者是一位來自南印的姐姐,大家有興趣想練練英文可以看看。
要切入正題了!!!!!!
檸檬蛋糕 Lemon drizzle cake
材料:
- 奶油 - 175 公克(室溫軟化)
- 細砂糖 (Caster Sugar)- 175 公克(但我家只有粗的糖,姑且一用結果蠻好笑的)
- 蛋 - 2 顆(大的、室溫、兩顆打散)
- 低筋麵粉 - 175 公克(過篩)
- 砂糖 (Granulated Sugar)- 50 公克
- 檸檬- 2顆
看起來是蠻簡單的吧~整個擺起來就很有良家婦女的港覺~
這個配方沒有泡打粉,步驟裡除了奶油打發外,沒有其他會讓蛋糕變蓬的條件,所以跟其他有全蛋打發或蛋白打發的食譜相比,口感上會更紮實一點。
這個配方沒有泡打粉,步驟裡除了奶油打發外,沒有其他會讓蛋糕變蓬的條件,所以跟其他有全蛋打發或蛋白打發的食譜相比,口感上會更紮實一點。
步驟:
1. 烤箱預熱180度。(這個我每次都要寫一遍,因為我自己會忘)
2. 在大碗中,加入奶油與細砂糖,打發奶油直至「柔軟蓬鬆」。
(關於「柔軟蓬鬆」的問題,我在上一篇已經講過了,就是我不懂怎樣算膨鬆柔軟soft and fluffy,不信google一下:
幾乎都跟小動物有關阿!!!!!!!!!!!!!!!!!!!!我上一篇有提到,打到有點泛白就可以了,但對我這種色彩敏感度低的人,要看有沒有泛白也是有點難。所以我的健身好教練說:「你就打之前拍起來,打之後再拍一張,看顏色就好了阿!」真是睿智,推薦給跟我一樣眼睛不好的朋友。)
打之前:
正在打:
繼續打:
大概是這樣,還可以繼續打一下,打發奶油是蠻抒壓的,而且是很好的手臂訓練)
其實泛白啦、絨毛狀啦、柔軟蓬鬆啦對我來說真的有點難判斷,我覺得看體積是不錯的方法,打發的奶油因為的空氣的關係,體積會變大。Carol大大的影片也是學習的好選擇)
3. 一次加一點蛋液至打發的奶油內,直到奶油完全吸收蛋液再繼續加。
5.加入一顆檸檬的皮屑(不要用到檸檬皮白白的地方,會苦),拌進麵糊,直到光滑。
6. 倒入模具,表面抹平,進烤箱。烤約40分鐘。要確認有沒有熟可以用竹籤戳進蛋糕,看有沒有沾黏來判斷。
7. 將另一顆檸檬的皮屑與25G砂糖混合後放在旁邊。
8. 將該檸檬的檸檬汁擠進平底鍋中。加入剩下的砂糖到檸檬汁中,小火加熱,常常攪拌。糖融化後,繼續燉煮約3-4分鐘,直到變成糖漿。
9. 蛋糕烤熟後,將步驟7的檸檬屑+糖灑在表面,再將糖漿淋上,待涼。
以上。
既然說一失足成千古粿,就代表其中必有玄機。
其實我一開始做是失敗的:
這是我阿姨,還有家犬,她說十分順口,所以一下就吃完了。
家犬只有看的份,他真的太胖了
好吧,我想我應該是作檸檬粿的專家。
在做第二次的時候,我注意了一些地方:
1. 奶油確實軟化
2. 蛋確實室溫
3. 奶油確實打發(我第一次作只做到:
著實不夠的,直到第二次有認真抒壓才成功)
所以第二次的成果比第一次好很多:
上面的裂口是自然裂的,而且剛好裂在正中間,我在烤的過程中並沒有特地劃一刀。
比較可惜的是上面還有糖顆粒的蹤影,這是由於我並沒有加細砂糖,而是家裡有什麼糖就加哈哈哈哈哈哈哈哈,顆粒超粗,結果就有點糗。
第二次的口味非常好,有奶油跟檸檬的香氣,紮實但蓬鬆,外酥內軟,昨天做好今天吃到剩半條,重點是完全不像粿。
只要避開各種陷阱,這個蛋糕就真的不難。
就讓挫折廚房陪你度過四海八荒的重重阻礙吧!!一起跟粿說掰掰!!!
P.S. 從作法跟材料來看,其實這個蛋糕也是磅蛋糕,不過我在找Lemon drizzle cake食譜的時候,並沒有看到Pound cake的字眼,或許在早期的英國(Lemon drizzle cake的食譜多來自英國,磅蛋糕起源則是18世紀的英國),Lemon drizzle cake的名字比Pound cake還早一些,或是Pound cake是一種暱稱(一磅奶油、一磅麵粉、一磅糖、一磅蛋混合的蛋糕)。Drizzle其實是毛毛雨的天氣,應該是指上面的糖霜很像下毛毛雨吧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